元邦:萤火虫为我证明
文 / 图 谷剑飞 武宇坤
秦国新,果树学专业博士,原是某农业大学的副教授。作为一名农业专家,他眼看着餐桌上的食物日益丰富却渐渐远离本味,食品安全所引发的各种问题时有发生,这个学农的人,越来越坐不住了。他有一位 热爱生活的妻子王雪梅,“好想念儿时的味道啊!”她经常如此念叨。你能理解日本的木村秋则为了妻子的健康选择了从事农业和放弃农药吗?
为实现妻子的心愿,2013年他俩双双辞职,奔向山间,在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流转土地300亩,践行自然农法,用8年的时间打造了一个可以让人亲近自然、重温儿时记忆的田园——元邦萤火虫庄园。
元邦位于渝北区原“柳之源”农业园区,土地租金比其他地方高出许多。为生产出“放心食品”,他们一开始走的是有机农业的路子,却不可避免地用上了现代农业、化学农业的思维。比如,园区内大规模的硬件设施和水泥道路的铺设,不仅增加了资金投入,而且阴雨天过后,大量出来透气的蚯蚓便死在了水泥路面上;园内土地深翻、锄地后,固然可以暂时达到疏土透气的效果,但长期使用机具会破坏土壤团粒结构,不利于保水保肥,还会使土壤恶化,危害农作物生长,空心莲子草越来越多;重庆的土壤粘重,遇雨则涝,抹了水泥的排水沟似乎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经过近一年的摸索,秦博士逐渐摸清了这块地的脾气秉性,他针对西南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探索多样化种植养殖,开始实践自然农业栽培法,逐渐形成了自然农业新体系。
首先,从恢复原始地貌开始,将梯田适度恢复成坡地,便于空气、雨水等自然流动,提高光能利用率;实行人工干预自然生草,不仅减少水土流失,更能加快恢复园内植物多样性,保持植物间合理的生态结构,并为恢复生物多样性奠定基础;在生活区周边的水塘种植荷花、梭鱼草、香蒲等多种水生植物,净化生活用水;完全摒弃化肥、外源有机肥、农药(曾用苦楝做生物农药);不用大棚等现代设施,并放弃地膜,完全恢复露地自然生产,甚至放弃之前铺设的滴灌设施,完全利用自然降水进行农业生产。
一年年过去,这里的空气清新了,水体干净了,土壤也越来越肥沃,植物、昆虫、小鸟的种类逐渐多了起来。号称重庆鸟类的“四大金刚”——白头鹎、白颊噪鹛、珠颈斑鸠和麻雀都可以在这里觅到踪影。园区没有成片的单一作物,一平方米内植物种类可达近十种,少有间作,更多的是各式各样老品种的蔬菜杂粮混种混生,其中不乏传统珍稀品种。秦博士于2017年启动“种子银行”计划,陆续向热爱自然、关注食品安全的城市居民免费提供老品种作物种子,便于他们利用阳台、屋顶、花园进行种植。
常有人问秦博士:元邦农场自然条件这么好,为什么这里的产品不去申请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认证呢?秦博士回答:“自然农业的健康价值是高于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的。萤火虫可以为我们证明!”
作为大自然评判当地环境是否优良的最典型的指示生物——萤火虫的大量出现是元邦生态指标的最好证明。在这里,一切生物自然而然地生长,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现在,园区内的野生萤火虫越来越多,种类已经恢复到三四种,其自然密度在国内首屈一指。
每年从4月初到七八月份,便可以看到几种萤火虫在这片土地上轮番登场。以“情侣”“自然”为主题的“元邦萤火虫旅游节”自2016年起,已成功举办了六届,成为重庆市乡村旅游的新亮点,也为元邦带来了一定的营业收入。
除了萤火虫的主题,他们还面向全社会开展与亲近自然、植物资源、食品安全、农产品安全生产、农事体验等相关的科普、教育、考察等活动。2021年8月,“元邦自然农法耕读学堂”正式成立,未来会有更多的研修生、实习生、志愿者来这里寻找农业发展的健康之路,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密码。
长期的农业实践和农村社会调查,使秦博士对三农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国情下,农业首先不是一个产业,而是一项艰苦复杂的社会工作。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是从社会地位上将农民与市民等同,真正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政策的改善和稳定,将有助于农业的发展。
当然,这是一条充满希望却无比艰难的路。
搭帐篷欣赏萤火虫
元邦创始人秦国新、王雪梅夫妇
园区鸟瞰图
园区的 科普教育
组织亲子参观
漫天飞舞的萤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