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鱼池:村民众筹创新歌
文/郭凌燕 图/孙 恒 鱼池村民
1998年,喜欢摇滚乐的孙恒毅然辞掉河南老家中学音乐老师的工作,背着吉他,开启了北漂之路。在北京做了一年的流浪歌手,孙恒接触到各类基层劳动者,也是在那一年,孙恒发起了“民谣之旅”活动,并认识了温铁军、李昌平等乡村建设领域的专家。2002年,孙恒与一群喜欢音乐的打工青年在北京成立了打工青年文艺演出队,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他们坚持为沉默的大多数劳动者歌唱。2017年,孙恒等发起“大地民谣”巡演,开始酝酿新的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乡村公共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公共文化活动却相对匮乏,乡村文艺传承创新活力不足。在此背景下,2018年孙恒等人联合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爱故乡·村歌计划”,希望通过该计划组织村民共同创造自己的精神生活。孙恒将村歌计划团队的角色定义为协作者,倡导政府引导、村民主创、社会参与的“共创型”村歌,坚持在地化和走群众路线,歌词主要来源于村庄传统文化内核、集体记忆与村民日常生活,不同程度地借用当地方言,曲调尽量借鉴当地的民间小调和山歌曲调。
“共创型”村歌的创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首先,协作者深入村庄调研,全面了解村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现状及村庄能人等;接着,协助村民成立村歌创作集体工作坊,发动村民与村社干部共同创作村歌;最后,将创作成功的村歌交由专业团队进行后期制作。截至目前,村歌计划团队已经在云南、河南、陕西、河北、内蒙古、福建、山东、重庆等地协助村民创作了51首村歌。重庆市巴南区东温泉镇鱼池村的村歌《云上鱼池》是该团队在重庆协作创作的第3首村歌,也是全国范围内的第34首共创型村歌,还是第一首由村民、村两委“众筹入股”的村歌。
当时,确定创作村歌之后,鱼池村两委带头面向村民募捐。众筹自创村歌的消息很快在村庄散布开来:“啥子是‘村歌’?我们各人都能‘自创’‘自编’村歌?”顶着巨大压力,村两委带头捐款,线上线下众筹经费。倡议一出,立刻得到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支持。之后,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捐款,从5元、10元到500元,最终村庄筹集到两万八千多元,鱼池村村歌创作也因此成为“全村每个人的事儿”。
2022年5月23日,村歌计划的协作团队到达鱼池村,正式启动村歌创作工作。团队首先进入村庄调研,挖掘梳理村庄历史文化与村民日常生活。村民积极配合调研,讲述村庄共同的集体记忆、发展现状与愿景。其间,为了还原村民四十多年前喊号子打石头的场景,几位七十岁左右的老人主动“现场展演”,村歌中的“哟哇哩嘿咗”“山路弯弯总向前”即由此而来。
调研结束后,村社干部和协作团队组织村民成立集体创作工作坊。村民们重点围绕“个人生命故事”“村庄大事记”,一起回忆、梳理村庄历史文化。老人们重新唱起熟悉的歌谣,大家采用“歌词接龙”的方式,用乡音土语创作村歌。在工作坊平等交流的对话空间里,参与者们自由讨论、平等协商,现场投票表决。
值得注意的是,村歌协作团队尤为注重发动村庄妇女参与村歌创作。在此之前,鱼池村的妇女们较少参与村庄公共活动,对在公共空间中展示自己也感到羞怯。通过参与村歌创作,她们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做到”,“他们竟然向我学习”,因此获得了自信和他人的认同。同时,这也是她们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有效尝试。
最后,鱼池村民在村歌计划团队的协作下,成功创作了一首从四岁孩童到耄耋老人都喜欢传唱的“村民入了股的村歌”——《云上鱼池》。有了自己的村歌,村民们将之前的广场舞团队命名为“妈妈村歌队”“院坝村歌小队”,主动购买统一服装,并配合村歌编排了舞蹈。不仅如此,村庄还积极与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合作,引入来自全国十几所高校的“乡村振兴田间行”研究生实践队。实践队进入村庄后,与村民共唱鱼池村村歌,一起拍村歌快闪视频,举办村歌比赛活动。如今,《云上鱼池》已经慢慢融入村民和村庄的日常生活,成为村庄的文化新名片。
作为村歌计划的发起人,孙恒始终认为,村歌的创作完成只是一个开始,“只有村民喜爱并广泛传唱的村歌,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村歌”,他也一直“希望找到一种文化形式,不是给予的,而是相互参与、相互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种失去自己文化的过程,而是一个既创造自己的文化,又可以主动去传播自己文化的过程”。
航拍鱼池村
村歌协作者、村干部与村民一起在田间地头唱村歌
收录鱼池村村歌及创作故事的《村歌嘹亮》和《我们的村歌》(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乡村振兴实习生入社入院教村民唱村歌
村民在创作现场放声歌唱
女性村民分享“个人生命故事”并回顾“村庄大事记”
第二届“唱支村歌给党听”乡村音乐会暨鱼池村村歌比赛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