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歌的使命:送去乡音,带来知音
文 / 吕途 图 / 爱故乡·村歌计划团队
石头墙,石头房,石头小村庄。一块石头四两油,没它不长粮。核桃香,栗子甜,古树上百年。大山沟里空气鲜,石头也香甜。太阳照,月儿圆,石头有温暖。父母辛劳挑重担,儿女永依恋。大石头、小石头,牢牢抱成团。用手薅草也情愿,生态建家园……
——《石头也香甜》
2019年9月初,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七道河乡石城子村的村歌——《石头也香甜》诞生了。紧接着,9月23日,在作为全国丰收节分会场之一的石城子村舞台上,这首村歌面向全国观众首次公开演出。
一首村歌能否代表乡音,要看是否反映了村庄的风土人情,以及村民的心声与情感。当初,退休的老村支书樊桂祥积极参与创作,歌词“一块石头四两油,没它不长粮”就是他的贡献。这句在本地流传的顺口溜,我们一开始也听不懂,经村民解释后得知,是指石头有利于田里保湿,也表现出村民的乐观与豁达。2024年6月,我回访85岁的樊桂祥,一起回忆当时的创作过程,尤其是这句歌词的含义,他说:“我们村子的地里石头就是多,有句老话‘一条地两头勾(指锄地),中间剩下一个大石头’,大石头在地里长着,旁边的庄稼就长得好。”樊桂祥的声音依然洪亮,让我想起在几年前丰收节的舞台上,他戴着红领巾坐在孩子们中间演唱村歌的美好场景。
“用手薅草也情愿,生态建家园”是这首村歌里的亮点,这里头有个小故事。在共创村歌期间,一天傍晚,当时的村支书胡凤伍陪我们在村子里逛,一位妇女迎面过来,坐在石头上跟我们说话。胡凤伍问她在忙啥,她把手伸出来给我们看,“今天薅了一天的草,手都起大泡了”。原来,石城子村盛产板栗、核桃,有的片出产苹果和梨。不仅果树不许打药,村里的所有土地都禁止使用除草剂。村委会的墙上悬挂着“村规民约”,第20条明文规定“杜绝除草剂,违者会被列入黑名单”,这个黑名单指的是不被纳入村合作社产品收购的名单。后来,我问参与共创村歌工作坊的妇女:“用手薅草很辛苦,愿意吗?”妇女回答:“是很辛苦,但这是为了村子好,不愿意也得愿意!”
长期在外务工的村民胡立新告诉我:“为了养家糊口,我一直在外面,没时间照顾板栗、核桃和庄稼,也没机会打药。栗子树就那么荒着,到时候直接捡栗子。但是,收成也不比别人少。”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不经意的实验对比:为何栗子树自然生长,收成也不比别人少?其实,很多人对草的认识存在误区,日本果农木村秋则写过一本书《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作者通过亲身的观察和实践讲述了他对草的认识。我在北京平谷的一个村子里有片不到一亩地的园子,种了百把棵果树和浆果,我偶尔去园子里把小树苗周围的草踩倒。雨季没有到来之前,只浇两次水,再无其他干预。对比其他多次浇水的果园,我的小树成活率很高。原因就在于,园子被草覆盖,土壤因此保持了湿润。我在这小小百果园中印证了草的价值与意义。
2021年1月,我第一次重返石城子村做回访,胡凤伍告诉我:“我们进行板栗深加工,在产品上打上二维码,一扫就能听到咱们的村歌,一听村歌就知道产品是在什么地方生长的,了解到我们这里有新鲜干净的空气,知道我们的板栗树是咋管理出来的!”
时隔三年之后,我进行第二次回访时便问:“村歌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吧?可有什么新故事?”胡凤伍说:“去年全国村歌大赛,我们获得了中部区前10名的荣誉。去年10月份参加青龙县电商大会,我们村的小朋友在现场为大家演唱了村歌,赢得了现场观众尤其热烈的掌声。还有今年年初,我们的村歌入选了县里举办的春晚,为此,县文化宫的老师还专门编排了一个适合孩子们的舞蹈。”
我又问起村歌助力之后板栗的销售情况,胡凤伍告诉我:“现在,我们村一年可以生产出三百到四百吨板栗,我把很多精力都投入到产品销售上。去年,和一家大公司谈成合作,成为他们生态核桃油和生态板栗的生产基地。这家公司一开始没有来我这里,而是去其他生产板栗的地方考察,一看到那板栗园里几乎寸草不生,就明白是什么情况了。当时,负责接待的全国工商联的人听过我们的村歌,想起其中那句‘用手薅草也情愿,生态建家园’,就把那家企业带到了我们村,到板栗园一看,他们说这才是自然生长的状态。”
看来,石城子村的板栗借助村歌,树立了品牌,而村歌也因为板栗而得以传播,收获了知音!
石城子村村标
协作者手绘的石城子村村歌音乐工作坊
村民热烈地讨论歌词
爱故乡·村歌计划发起人孙恒主持村民讨论
作者入户访谈樊桂祥
石城子村的生态板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