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消息 >> 正文

第十二次开放时代工作坊成功举办

时间:2024-08-08 录入:录入者

  2024年7月28-29日,由开放时代杂志社、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主办,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承办,屏南县在地社会美育研究所、缙云县河阳乡村研究院参与协办的第十二次开放时代工作坊在福建省屏南县四坪村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举行。此次工作坊的主题是“从无主体到多主体:新变化与新可能”。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济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1位专家学者围绕工作坊主题进行发言与讨论。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空间扩张的同时,也造成了乡村社会的空心化和乡村经济的衰败化。从村庄治理的角度来看,旧有的“熟人社会”逐步演变为“无主体的熟人社会”。近十余年来,伴随着城市经济的波动、“城市病”的激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逆城市化与市民下乡正在成为新趋势,其也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此次工作坊之所以选择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屏南在近十年间,通过文创激活古村,在内外联动中激活村庄活力,以多元主体协调推进乡村振兴,逐步实现了“人来、业兴、村活”。

  28日上午,与会者先后走访调研了位于熙岭乡的四坪村和龙潭村,与新老村民、合作社负责人以及屏南文创的关键人物林正碌老师等进行交流,参观了坐落在村庄中的全国首家“大食物馆”以及村庄内的公共画室等公共空间。

  28号下午的第一场专题研讨由首都师范大学莫艾副教授主持,福建农林大学王松良教授、北京大学张慧瑜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狄金华教授、中山大学黄伟民助理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赵阳助理教授先后发言。王松良教授指出,乡村振兴和乡村善治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可持续的乡村生态系统,而生态系统具有生物等级和景观尺度特征,乡村振兴和乡村善治要遵循生态学的“等级与尺度思维”,自上而下地处理好乡村生态系统各个尺度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张慧瑜研究员以屏南四坪、厦地等村的案例为基础,借助基层传播的视角,分析当地政府与艺术家(能人)如何“以文化为媒介”来完成对基层社会的改造,以及这种改造与中国共产党“革命传统”的异同。狄金华、黄伟民和赵阳则基于他们团队会前在屏南进行的近三周调研,讨论了屏南乡村的主体性重塑及其地方政府行为。其中,狄金华教授以屏南县“工料法”为例展开分析,认为工料法的本质是将小型的、非标准化项目执行的自由裁量权下放给乡镇和村庄,以强化乡和村在基层治理与地方发展中的自主性;由于规则的约束性和地方治理的自主性之间存在张力以及地方治理自主性的增加对既有利益结构形成挑战,它也受到了来自县直部门及部分村干部的阻力。黄伟民老师以屏南县文创产业发展中领导小组与指挥部的组织构成及其演变为切入点,分析屏南文创产业发展从无到有的组织基础。赵阳老师则以屏南农村信用社的实践为经验基础,指出屏南农村信用社联社借助下派到县域各乡镇、行政村的金融助理,在深度参与地方社会治理的同时,快速响应乡村金融需求,形成多种具有屏南地域特色的信贷产品,涵盖古屋、冷库、菇棚等多种农村生产要素产品,形成嵌入性金融发展模式。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赵月枝老师对上述五位发言人进行评议,指出发言人对屏南的经验都有深度的挖掘,从中呈现了屏南经验之于理解中国的重要意义,其中屏南政府在文创、金融发展中的行为特征,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政府”的特点,如何理解这一特征及其形成,也可以引入传播学的视角来予以完善和拓展。

  第二场专题研讨由东方出版社李子昂编辑主持,西南大学讲师张艺英、清华大学讲席教授赵月枝、济南大学讲师白洪谭以及浙江工业大学讲师阮汨君先后发言。其中张艺英老师的发言聚焦于1978-1982年这一特定时期农村发展组知识分子对农民“小生产者”的批判性认识以及这一认识对政策制定的可能后果。赵月枝教授和白洪谭老师先后汇报了他们团队在浙江缙云所做一系列关于口述共和国历史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他们试图以县域为单位,记录共和国农民不平凡的生产和生活历史。在此基础上,他们重点介绍了目前已经完成的关于缙云县13位村支书的口述史,并以“双重回嵌”为概念来理解作为改革开放后走出村庄、率先致富的个体,重新回嵌到村庄党组织体系和村庄共同体并成为共同富裕领路人的“双重回嵌”过程。阮汨君老师以“礼失求诸野”为题探讨了乡村治理中的创新模式及其法治逻辑,她从制度和实践层面对所观察到的乡村治理中的“创新”模式进行梳理,指出无主体熟人社会这一概念实则指向了传统乡村熟人社会中的“礼失”问题,而乡村治理创新的实质就是为了解决这一规范缺失的问题。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乡村治理创新,则需要从“求诸野”的角度重新处理自治、法治、德治三者之间的关系。针对上述四位专家的发言,北京大学张慧瑜研究员进行了评议,他指出四位研究者都不同程度上关注了知识分子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角色,他们或是亲历者,或是记录者,其中承载着研究者们对本土知识体系构建的努力。

  28号晚的“山村夜话”由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谢丽莎主持,屏南县政协原主席、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周芬芳副院长以“何以屏南?”为题,介绍了屏南文创事业的发展过程,并与参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28号晚,受台风“格美”影响行程的开放时代团队全部齐聚四坪村,工作坊开幕式和主旨演讲也于29日上午正式举行。开幕式由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潘家恩教授主持。屏南县政协主席张德力致欢迎辞,感谢开放时代杂志社将如此重要的会议放在屏南举办,期待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为屏南发展献计献策。开放时代杂志社殷俊社长致辞指出,乡村全面振兴、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亟需深刻的乡村治理变革,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之际,本次工作坊围绕乡村振兴主体性立题,从田野调查、治理实践和理论提炼等面向表达学术关切和研究志向,与会者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学习和阐释。

  主旨演讲环节由开放时代杂志社殷俊社长主持。《开放时代》特约主编、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主任吴重庆教授发表了题为“再说‘无主体熟人社会’”的演讲,回顾了“无主体熟人社会”概念的生产过程,同时通过对当前“隙地”“狭地”和“边地”常住人口增长背后的逻辑进行考察,反思逆“空心化”是否真的出现。吴重庆教授指出,“后疫情时代”社会、经济、技术诸要素叠加造成了城市化发展的拐点;在此背景下,以“县域”为中心发展正逐渐成为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模式。潘家恩教授进行了题为“弱鸟如何先飞——关于屏南乡村振兴的思考”的主旨演讲,他用“天时”“地利”“人和”和“生产”四个关键词阐述了如何理解正在发生中的“屏南现象”。他认为城乡转型、生态转型、数字转型以及新矛盾和新需求构成了“屏南现象”产生的“天时”;新农村建设及脱贫攻坚时期的大量硬件投入、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普及与迭代对空间的改变及资源价值再现构成了屏南发展的“地利”;时空变化下新理念与新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则构成了“屏南现象”产生的“人和”。

  第三场专题研讨由开放时代杂志社执行主编吴铭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娜、福建农林大学张俊娜副教授、重庆大学博士研究生马黎先后发言。李娜老师以“走入乡村振兴的知识者的‘弱主体’”为题,分析了屏南发展过程中知识分子如何放下观念,进入民众的情感生活,最终推动屏南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张俊娜老师则聚焦四坪村“三变”改革的实践过程,她以亲历者视角讲述了四坪村推进“三变”改革的缘由及面对的问题,并探讨其中可能的原因及知识分子在乡村建设一线实践中需要反思的诸多问题。马黎博士聚焦市民下乡这一乡村建设新趋势,通过区分下乡市民的不同类型来探索其嵌入乡村社会的机制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其融入乡村社会的影响。狄金华教授对上述发言予以评议,指出李娜老师的研究彰显出其通过微观实践透析制度之外人的精神与情感的理解力,她提出知识分子在改造乡村时需以“弱主体”身份面对动员乡民和改造乡民的矛盾;张俊娜老师讨论的“三变”改革所面对的挑战,可能与“资本”进入村庄的可能性与空间狭小有关。马黎博士讨论市民下乡带来乡村社会多主体的格局,但其需要进一步分析在多主体中如何建立一种新的约束和联系纽带;

  专题研讨的第四场由福建农林大学张俊娜副教授主持,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屏南县在地社会美育研究所所长陈子劲、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莫艾、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李晓彤、成都市铁牛村新村民吕小萌先后发言。陈子劲老师以“我们在前汾溪‘做作业’”为题,介绍了其带团队在前汾溪村所做的美育实践,他们以“服务导向与地方行动中的社会美育”为指导理念,以“丈量、整理、想象、建设”为方法路径,以乡土为学院,以文教产业为引擎,驱动文旅业态和生态农业发展。莫艾老师则以观察与学习为视角,考察了乡村建设新空间中老村民与新村民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思考如何激活乡村活力,吸纳、安置外来人口以探索新的生活、文化、经济形态。李晓彤博士基于龙潭村的案例,分析了多元主体聚居社区的社会融合路径。她提出“互惠融合论”,构建了城乡混居型社区的社会融合理论框架,运用案例说明了市民和村民混居的社区实现深度融合的可能。吕小萌则主要介绍成都铁牛村多元主体参与乡村建设的实践经验,她(他)们将自己作为方法,动手实践,以生态种植为基础发展一产,纵深研发二产和三产,以此反向带动一产升级,并以此为基础推动社区营造。李娜老师对上述发言进行评议,指出这些案例都不同程度地呈现了以人为主的实践,它们都是实践者与地方社会建立关联的纽带;在此基础上,李娜老师也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对各自工作/研究改进的可能空间。

  圆桌讨论环节由清华大学赵月枝教授主持,潘家恩教授和狄金华教授进行简短引言后,开放时代杂志社殷俊社长、陈子劲副教授、王松良教授等先后围绕乡村建设中的信念与情怀、地方政府行为和政策引导的作用、“三变”改革、人才与生态及价值链的关系等议题展开了充分交流。

  最后,工作坊闭幕式由吴重庆教授作总结发言,他称这次工作坊让人记忆深刻,虽然会议议程受台风阻挠有所推迟,但各方参会代表克服各种交通困难继续前来相聚交流,充分讨论,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